(七)我們搞安全要有“信、愿、行” 名片的正面左上角有個安全生產(chǎn)的標志,標志的下面有“信愿行”三個字,意為提示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信、愿、行。這三個字太好了,太重要了。 信:相信自己是好樣的,相信自己的安全可以做的更好,干任何事一定要建立信心才是前提和基礎。我講課時也力求先讓大家相信自己,相信我說的話對大家有用,相信我對企業(yè)提出的問題和隱患是合理的,不相信并解決是會出麻煩的。 愿:意愿,愿望,目標?!靶拧苯⒘?,得有去行動的意愿和愿望及目標,由“愿”指引著我們把安全工作做的更好。 行:“一切的一切毫無意義,除非我們付諸行動”,我總在講課的結束讓大家對自己和老師宣讀這句話,意為對自己辛辛苦苦學習兩三天的東西轉化為行動的承諾。有了“信和愿”,若不付諸行動,又有何意義?。
(六)提醒我自己和別人多向真正的大師學習悟道 呵呵,實際我這句話就沒悟道了,就不對了,因為還有自己和別人,有分別心了。 被譽為最后的圣人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老人家說的話我極力贊同和受用,他又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涩F(xiàn)如今實際情況呢?地球人都知道了,俺不贅述了。另外,一代大家韓愈的話“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從事教育者皆知,可如今的老師更多的是傳授知識和技巧,而很少去“傳道”和“解惑”。我若不對“傳道”二字解釋一下,對那些并且是太多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傳道”就是傳佛教,傳耶穌基督教等,很可悲,很可笑。我去年講課時課間調節(jié)講了偉人和科學家論佛教,調節(jié)一下,一向不會超過五六分鐘,可有人就給說是傳播迷信。 “道”并不復雜,就是遵從自然規(guī)律就是了,大道至簡,直指人心,現(xiàn)今人心都不那個了,再整其他的那都枉然。實際傳道就是給學員指明一個學習、工作、做人的方法和道路而已,比教授知識更重要,我也是在踐行。《道德經(jīng)》有文:“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始也?!爆F(xiàn)在是“禮”行天下,無“禮”不辦事,別說仁、德和道了,所以有點亂了。
(五)想把避免事故的簡捷要訣告訴大家 第二句話是:“請我們今后,在任一行業(yè)的任一崗位做任一活動時,先想安全,先講安全,先做安全,先驗收安全,始終做到 “安全四先””。這也是我講課多年總結出來的,自我感覺還是挺好的,實際也是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貫徹具體化,行動化和細化。事故發(fā)生了,都是事前沒有想到、講到、看到、做到的,為何不在我的名片上及時給大家個提醒,不管見到我名片和網(wǎng)站的人是干啥的,哪怕萬人中有一個人看到了,記住并做到了,他避免了事故,那挽回的損失就不只是我做名片的成本費了。我認為這還是值得的,必要的,這樣我的名片同時起到了宣傳安全文化的作用。
(四)想把事故問題的根源告訴大家 名片的背面有兩句是我干安全培訓多年來,自己左思右想總結出來的話,其中一句是:一切事故的發(fā)生皆因不明真相糊涂行事的結果,所有美好的擁有全是清楚責任智慧生活的結晶。我給公司起名字時才總結出來的,我想大家一看都會明白其中的真意,但我還是解釋一下大家理解會更全面些,會真相信我的話。 前半句解釋:事故發(fā)生后,都要分析事故原因了,那是肯定的,事出有因嗎?可是為啥不在事故未發(fā)生之間發(fā)現(xiàn)并排除各種隱患呢?只有一個原因:不明真相唄!。他們對隱患沒有辨別能力,視而不見,認不出來是禍害的前兆,或是知道了認為沒事,麻痹大意,實際還是不明真相就糊里糊涂發(fā)生事故了,之后才恍然大悟,一切都晚了,實際也沒悟啊,太多事故發(fā)生后就是盡可能的掩蓋,糊涂了事?,F(xiàn)在的人太多都是事后諸葛亮,我想讓大家做事前諸葛亮,好好分析分析事情未發(fā)前該作何準備,打個漂亮仗。我講課時也常講諸葛亮的故事利用到安全管理上。 后半句的解釋:事故發(fā)生都是有這樣那樣的隱患造成,那這些隱患哪一樣不是人為造成的,天災的很少了,終極原因實際都是人禍,老子說的話應該沒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其實際無不是責任沒有盡到位,責任不明確等造成,我在十年前企業(yè)搞安全時總結過一句話“所有事故的發(fā)生都是不同人不同程度上的失職和違章造成的”。我也經(jīng)常講企業(yè)管理,管理無非是落實責任的過程。再深層問題大家都說責任咋那么難落實呢,那是人素質文化教育的不到位,比素質更高層次說是缺乏智慧的結果。所以總就總結出來這么一句話來提醒大家,當然也同時提醒我自己。 呵呵,相互學習,多提寶貴意見了。
(三)菩薩到底是怎么保佑咱的? 名片的正面有一個菩薩的畫面,大家都有個口頭禪叫“菩薩保佑”,大都認為那是迷信的精神寄托而已,我以前也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但經(jīng)過我三年來的多方考證,查閱資料,原來這不是迷信,現(xiàn)代科學實驗水還能聽能看,呵呵,心誠則靈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實際上也不是菩薩保佑了你,而是你自己的言行遵循了菩薩的天道,不違背自然規(guī)律做事而已,是自己保護了自己。大家可以多看看中國佛教網(wǎng)和鳳凰衛(wèi)視的智慧中國訪談節(jié)目等,看看那些大科學家和偉人是這么看待和論證的。 另外,現(xiàn)在好多人還在胸前掛上佛像,什么男戴觀音女戴佛(彌勒佛了),那不也是迷信嗎,你們都敢把他們帶到身上了,我就不能印在名片上嗎?實際太多的男女根本就不理解戴這個是啥用意,你不向他們學習的話,他們根本保護不了你。真正的用意是戴上這個給人一個提醒,女人都心細斤斤計較,戴上彌勒佛是提醒女人要像彌勒佛一樣寬宏大量,提醒男的要像觀音菩薩一樣慈善。 呵呵,有些人,一提起來佛就反感,我很為您感到可悲,佛就是每個人的自性,本有的純善圓滿的心性,只是大都太迷而不自知,佛陀無非是開悟了的人。近幾年亞洲博鰲論壇總邀請星云大師給各國首腦政要指點迷津,也是搞胡迷信?劍橋大學、哈弗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都辦有佛學院,不知他們也在搞迷信?北京龍泉寺被譽為北大、清華分校,他們在那里也是在搞迷信嗎? 呵呵,您也考證一下。假若對一樣東西不做深入了解,一無所知就妄作評價,那要犯錯的,我以前也是犯大多數(shù)人一樣的毛病。
(二)領悟一下史上最經(jīng)典會晤 名片的背面是孔子向老子問禮的圖畫故事,具體故事見下文。這應該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之間最經(jīng)典的一次會晤了,二位圣哲也是儒和道的創(chuàng)始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中國文化的根,我們所讀到的太多的書本和文字太多是從他二老那里得到啟發(fā)后的衍生作品。所以,我必須在我的名片里給二位圣人做做宣傳了,也算是為往圣繼絕學了。因為安全工作更離不開這些,胡錦禱主席在一次重要會議上說過一句話:“安全工作必須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倳浱哒斑h矚了,因為只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才是解決安全的根本之道了。 故事經(jīng)過:孔子50多歲時再次去找老子切磋,回到客棧,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說的大道,但總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發(fā)??鬃拥倪@種狀態(tài)被《莊子·天運》記載為:“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們見其如此,就問:“老師見到老子有什么規(guī)諫呢?” 孔子回答說:“鳥,我知道它們善飛;魚,我知道它們善游;獸,我知道它們善奔走。對于善奔走的野獸,可以用網(wǎng)縛捉;對于善游的魚,可以用鉤去釣取;對于善飛的鳥,可以用箭射獲。至于龍,我不知道它是怎樣上九天的。老子所講的道,就像是龍,合起來成一體,散開來成云彩,乘駕云氣而翱翔于陰陽之間。我聽了這些道理,還覺得恍惚,怎么能去規(guī)諫老子呢?”。 所以,好好讀讀《道德經(jīng)》,太好了,曾被世界知名雜志《紐約時報》評為古往今來世界著作之首,不讀遺憾啊。
我的網(wǎng)站封面及名片的設計說明 (宋躍武) 前幾日,我大姐來我家,看了我的名片就說,我的名片設計的太多余復雜了,她認為只要說明單位、姓名、干啥就行了,花里胡哨的,菩薩、老子、孔子來著,誰愿意看,看了也會認為是神經(jīng),你這就不符合大眾口味,我是代表大眾的眼光來看待,你目的是為了大眾看,大眾都不認可。我簡單給她解釋,這是文化,是儒釋道傳統(tǒng)文化,代表你個人及公司的文化。她根本不聽我的解釋,就認為是神經(jīng)。大姐的語文學的比我好,她現(xiàn)在還能背誦好多高中學的古詩詞,我還真不中。她都這樣理解看待我的名片,那問題就嚴重了。誰接到這么個名片就覺著這個人神經(jīng),哪還會和我聯(lián)系。我得在這里給大眾解釋一下了。 我的設計理念:我的網(wǎng)站封面和名片的內(nèi)容畫面和文字都是我自己創(chuàng)意設計。俺認為現(xiàn)在好多的名片僅只是提供一個名稱、單位、產(chǎn)品。我覺得名片就是一個人及其公司的產(chǎn)品的濃縮和寫照,更重要的應是企業(yè)文化的反映。例如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名片,意義非凡深刻。一個人、公司、及國家最終取勝的是靠他的文化,所以我想讓我公司的文化反映在名片和網(wǎng)站上。我想通過我的名片直接告訴大家以下幾點。 (一)提醒咱學點經(jīng)典好 什么文化才是最好的文化?我想那只有也只能是儒釋道傳統(tǒng)文化了,不管你是從事任一行業(yè),你可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定位,但最終你總結的話還是出自儒釋道文化,也如魯迅說過一句話:“現(xiàn)在的文人手里都有三個玩藝《老子》《莊子》《金剛經(jīng)》”。我想這些大作家們他們所有的作品真正的精髓無不來自儒釋道文化。 我聽過講解《道德經(jīng)》的大教授翟鴻燊說過一句話:“一個人,三日不讀經(jīng),面目猙獰;一輩子不讀經(jīng),一輩子不正經(jīng)”。我很贊同,我想,那些德高望重和有修養(yǎng)的人,最初都應是天天用經(jīng)典提醒自己言行最終形成自然的習慣的結果。所以我也想通過我的名片及網(wǎng)站給人介紹“經(jīng)典”的東西,看到名片是給自己言行的提醒,對安全是很有幫助的。如今之所以企業(yè)一再發(fā)生事故,最終的根源是缺乏對經(jīng)典的讀誦和踐行,做的事出發(fā)點就不夠正經(jīng)了,所以才發(fā)生事故。 分享前幾年真實事例:國家安監(jiān)總局一位副局長帶隊進入一煤礦檢查,走進巷道里,該礦煤老板給局長遞煙吸,嚇壞了咱局長,“你這煤礦還可以吸煙啊?!”,煤老板笑答:“呵呵,不讓吸煙那都是給工人規(guī)定的”?!半y道你老板的煙就點不著瓦斯?!這哪還敢檢查,馬上撤離,立即給我封掉”局長當機立斷。心壞了,教技術呀、檢查啊、罰啊等別的方法都枉然。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后空留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休得爭強來斗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xiāng)。
目的:通過我自身對安全的理解,在這里寫上我的感受心得,分享給大家,讓大對安全的理解和操作運用更明白,更明亮,更明朗,更明正,使得我們安全工作者更清楚自己,認識自己,從素質上升到智慧的高度去經(jīng)營自己的安全,會有更大的改善和提升。 明慧安全生產(chǎn)文化主要內(nèi)容: 1、安全培訓文化,怎樣搞好安全培訓分享。 2、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分享。 3、安全經(jīng)驗分享。 4、安全相關的故事和事故案例分享。
公司明慧文化一欄介紹 任何一樣組織都有它的文化,她應是這個組織的魂,只是有些組織沒有意識到這個,但她都在無形中發(fā)揮著作用,正如一個國家的存在,不是他形式上的存在與否,而是文化還存在沒有?!诬S武 所以,我很在意我的公司文化,我想在這個欄目里給大家一些新意和啟發(fā)。 明慧文化之魂,就是她名字的本身——“明心生慧”。 因為這世間所有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沒有第二個問題。(我的瞎想) 只有弄明白這個心,所有的問題都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當然安全的問題更是這樣。 明白了這顆心,智慧自然就生起,智慧勝過所有的財富和技巧。 這便是我琢磨了再三,起了這個我滿意的公司名字。 我也在我的頁面上和我的名片中印上這句話: 所有事故的發(fā)生都是不明真相糊涂行事的結果; 所有美好的擁有全是清楚責任智慧生活的結晶。 內(nèi)容介紹: 分明慧安全文化、明慧生活文化、明慧傳統(tǒng)文化三大模塊。大家從我的網(wǎng)站封面可以直觀的看的到。 一、明慧安全文化: 目的:通過我自身對安全的理解,在這里寫上我的感受心得,分享給大家,讓大對安全的理解和操作運用更明白,更明亮,更明朗,更明正,使得我們安全工作者更清楚自己,認識自己,從素質上升到智慧的高度去經(jīng)營自己的安全,會有更大的改善和提升。 明慧安全文化主要內(nèi)容: 1、安全培訓文化,怎樣搞好安全培訓分享。 2、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分享。 3、安全經(jīng)驗分享。 4、安全相關的故事和事故案例分享。 二 、明慧生活安全文化: 目的:通過生活安全文化分享,讓大家對工作以外的安全能夠同樣重視,因為工作離不開生活,只有生活好才能工作好。只有生活安全了,生產(chǎn)才會更安全。二者是一體的,不可分隔的兩部分,這才叫全,不全則不安。 明慧生活安全文化內(nèi)容: 1、社會安全;2、家庭安全;3、飲食安全;4、世界大和地方小安全。 三、明慧傳統(tǒng)文化: 目的:因為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魂,是國人的總文化,安全文化是她的一個小小的一部分,是她的小孩子,所以,我一定要在這里說說他的母親文化。他受他母親文化影響太大了,她的內(nèi)涵又太偉大了。 我必須借助這個我的小小平臺贊美以下,分享些給大家。另外,現(xiàn)今太多的問題的出現(xiàn),包括安全都是缺少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而造成。 明慧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 1、佛學文化(釋),佛即心,佛學的文化可以最正確的解釋世間一切的疑問。他的博大精深而又言簡意賅,沒有其他文化可以超越。 可惜,太多的人只知道佛教就是燒香拜佛搞迷信而避而遠之,真為此感到極其遺憾和惋惜。 2、道家文化(道),《道德經(jīng)》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古往今來世界著作之首,我們今人幾人拜讀過他。讀者也不少,但讀懂他,踐行者有幾。 3、儒家文化(儒),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其充滿智慧,豈有治不了安全? 現(xiàn)代文化奠基人魯迅說過,“現(xiàn)在的文人手里都離不了三個玩藝,《金剛經(jīng)》《道德經(jīng)》《莊子》?!? 我本人學識淺薄,對這些文化自己理解的還很不到位,在這里更多是轉介紹了。附帶寫些我自己的感受分享。 因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分享,那些圣者大師們把他們的智慧分享給我們,我崇拜他們,無以言表,即“不可道”。我的使命就是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圣人,學習圣人,完善我們自己。 宋躍武寫于2012年12月12日